几乎没人想到,在特定情况下,海洋遥感的成像效果会如此抽象。
想象中由卫星群回来大量遥感图像,然后通过参谋单位研判,最终形成打击链的场景,显然并没有那么容易走通。然而另一方面,最终的结果似乎又证明,星载程序对于目标特征的识别能力比预想当中更强。
参谋单位压力很大,但参谋单位的压力又没那么大……
“这一颗卫星挥的效果,几乎顶得上我们过去全部的侦察手段了……”
来自总装备部的陈达直来到常浩南身后:
“维永同志,还有小常,依你们之见,如果想要在太平洋……至少太平洋西部的我国周边海域实现不间断的连续监视,大概需要射多少海洋一号这样的卫星?”
陈达直在就任总装备部副主任之前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尽管在常浩南迹之前就已经调走,但总归还是属于最早和常浩南有过联系的一批人。
称呼也就这么一直习惯性地保留了下来。
这个有些突然的问题,让张维永和常浩南一时间有些难以回答。
显然,今天生的事情让装备部门很受鼓舞。
以至于有了些新的想法。
按照原计划,在海洋一号技术验证成功后,真正的海洋监视卫星将在5-6年后完成研并射。
但看现在这意思,用户好像有点不太想等了……
二人对视一眼,还是作为卫星专家的张维永先给出意见:
“陈主任,想要真正实现在军事上有效的侦察监视,只靠海洋一号这样的卫星……恐怕是实现不了的。”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是个近似圆轨道,优势是一颗卫星可以在一天之内扫过几乎整个地球表面,而且每天扫过同一个点的时间一致。具体到海洋一号,就是每天上午9时会通过通过我国的喀什测控站。”
“但太阳同步轨道的高度不高,而受制于目前星载设备的性能,也没办法提供特别宽广的视角,所以每次拍摄的范围其实很有限……这样的卫星更适合对全球做普适性监视,而不是针对某一个点进行高频重访……”
“总之,对我国周边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侦察监视,难度跟对全世界任意一个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侦察监视是一样的……”
“那地球同步轨道呢?”
陈达直仍然不死心,他当年上学是学导弹技术的,虽然不完全对口,但倒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地球同步轨道确实可以保证对一个比较大的范围进行连续监视,但轨道高度太高,需要非常先进的成像设备……这类设备几乎没有除了军用以外的任何需求,而且核心零部件被美国人垄断,就算我们现在和欧洲关系不错,也很难搞到成品。”
“另外,就算真把设备问题给解决了,也需要一颗体积非常庞大的卫星才能搭载,而且还需要很大的能源供应,重量也相应会提高……目前的东方红四号无论如何都不够,另外把十几二十吨的庞然大物打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又需要比长三乙大得多的重型火箭……”
“……”
显然,尽管华夏近些年来的展已经相当迅,但面对这种体系性的落后,仍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追回来的。
看着一脸“师傅求求你别念了”表情的陈达直,主管整个航天产业展的栾文杰略显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口安慰道: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现在1o吨级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还有起飞重量在5oo-1ooo吨范围的几种新型运载火箭都已经开始论证了,估计很快就能立项,2o吨不敢说,但以后往地球同步轨道上打个15吨的东西应该问题不大……”
陈达直心说你小子隔这哄小孩呢,从开始论证到完成研,中间隔上十几年都是正常的……
但话到嘴边,看了看站在旁边低头不语的常浩南,终究还是憋了回去。
“其实……倒也未必就没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常浩南却突然开了口:
“目前的海洋一号,因为是技术验证星,所以星载设备的拍摄角度是固定的,只局限于卫星正下方,如果想要调整拍摄角度,那就需要耗费燃料调整卫星本身的姿态。”
“但如果我们在专门的海洋侦察卫星上去掉其它功能,利用多余的空间和供电安装一套凝视设备……就是类似人的脖子……呃……或者说是猫头鹰的脖子一样。”
常浩南觉得单靠语言可能不太直观,因此找旁边一名工作人员要了张纸,歘欻几笔画了个示意图:
“可以在卫星本身不动的情况下调整拍摄角度,这样一颗卫星能提供的有效侦察时长就会大大提高,需要的卫星数量也可以减少到……大概个位数的水平。”
(本章完)